我们已经准备好了,你呢?

2021我们与您携手共赢,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!

一、政策驱动下的热价改革:从"一刀切"到"用量付费"的必然趋势

2024年,随着《城镇供热价格管理办法(2024修订版)》的落地,北方多地供热企业进入"两部制热价"全面推广期。与2020年版政策相比,新规明确要求"基本热价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0%",并将"计量热价与用热量直接挂钩"作为硬性指标,这标志着供热行业从传统"包费制"向"计量收费"的转型进入深水区。


image.png



以东北地区为例,黑龙江省住建厅2024年4月发布的《城市供热计量改革实施方案》显示,该省计划在2025年前实现地级市计量收费覆盖率100%,县级区域覆盖率不低于80%。"过去按面积收费时,用户开窗散热、暖气空置都与费用无关,企业也缺乏节能改造动力。"从事供热行业15年的某集团供热企业技术总监王工坦言,"两部制的推行,本质是通过价格杠杆倒逼供需两端优化行为,这对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能力是极大考验。"

二、两部制热价的核心逻辑:30%基本热价背后的"保基础+促节能"平衡

两部制热价由"基本热价"和"计量热价"构成:前者保障供热管网维护、固定成本分摊等基础服务,后者则根据用户实际用热量(单位:吉焦,GJ)结算。为何基本热价占比设定为30%?根据《城镇供热系统能效评价标准(GB/T 50627-2024)》,供热企业固定成本占比约为总成本的25%-35%,30%的占比既能覆盖企业基本运营需求,又避免用户因"不用热就不交钱"导致管网失衡。

某集团供热企业在沈阳的试点数据显示,2023-2024采暖季,实行两部制的小区用户平均用热量同比下降12%,其中"空置房"用户热费降低40%以上,而"按需调节"用户满意度提升至92%。但争议点同样存在:部分老旧小区居民反映,"基本热价+计量热价"叠加后,实际费用可能高于传统面积收费。对此,长春市供热办在2024年政策解读会上强调:"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,可通过'热费补贴系数'动态调整,确保改革不增加民生负担。"

三、企业落地挑战:从"粗放管理"到"数据驱动"的技术突围

推行两部制热价,企业需破解三大难题:计量数据采集、用户行为分析、收费争议处理。某集团供热企业2023年在西安试点时,曾因"人工抄表误差率15%"导致用户投诉量激增30%。"后来我们上线了带NB-IoT通讯模块的智能温控阀,配合供热客服软件,实现数据实时上传、异常自动报警,抄表准确率提升到99.8%。"该企业信息化负责人透露,其使用的"热力云平台"可接入50万户计量数据,日均处理工单2000+,舆情响应速度从48小时缩短至2小时。

行业暗语"跑冒滴漏"(指管网泄漏导致的热损失)在计量收费模式下更受关注。《城镇供热管网运行维护技术规程(CJJ 88-2024)》要求企业将"管网热损失率"控制在8%以内,而某集团通过"供热客服软件+AI算法",实现泄漏点定位精度达5米以内,2024年热损失率降至6.2%,年节约标煤1.2万吨。

四、政策对比与未来趋势:2020-2025,从"试点探索"到"全面强制"

回顾政策演进:2020年《关于推进供热计量改革的指导意见》仅要求"鼓励试点",2022年《"十四五"城镇供热系统升级改造规划》明确"2025年计量收费占比超60%",2024年新规则提出"未达标城市限制申报中央补助资金"。政策从"引导"到"约束"的转变,倒逼企业加速转型。

某集团供热企业的实践印证了这一趋势:2020年其计量改造投入仅占营收的3%,2024年该比例已提升至12%,重点布局"供热客服软件+舆情监控系统+智能计量终端"的三位一体架构。正如王工所说:"现在行业里都说'无计量不收费,无数据不服务',这话不假——你连用户每小时用多少热都搞不清,两部制就是空谈。"

五、写给供热企业管理者:转型阵痛中的破局路径

对于计划推行两部制热价的企业,建议分三步走:

1. 技术打底:优先部署支持《供热计量数据采集传输标准(CJ/T 188-2024)》的智能终端,确保数据接口兼容未来5年升级需求;

2. 用户教育:通过"采暖季前模拟账单""节能调节指南"等方式降低认知门槛,某集团在济南的试点经验显示,提前3个月开展用户培训可使争议工单减少50%;

3. 政策衔接:密切关注地方"热价听证机制",例如河北省2024年新规允许企业"计量热价每3年根据煤价波动调整一次",灵活运用政策工具可缓解成本压力。

2024年,供热行业正经历"从能源供应商到综合服务商"的角色重构。两部制热价的推广,既是政策要求,更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。正如某集团供热企业董事长在年度战略会上所言:"未来3年,谁能把'热数据'玩明白,谁就能在行业洗牌中占据主动——毕竟,用户愿意为'按需付费'买单,但绝不会为'糊涂账'埋单。"


在线客服
联系方式

热线电话

18686792519

上班时间

周一到周五

公司电话

0451-88087866

二维码
微信
线